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题-语文卷

高三第一次月考的时间快到了,房山网上一对一家教平台老师分享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和模拟试题,同学们关注【北京高中生学习】微信公众号ID:bjgzsxx 免费下载Word、PDF完整版资料。

高三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 文

本试卷第 I 卷和第Ⅱ卷均属于必考部分,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韵”的三种形态

徐峙

(选自 2017 年 1 月 6 日《文艺报》)

1.下列关于对原文“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 )(3 分)

A.“韵”有三种形态,分别指“诗歌之韵”“诗人之韵”和“读者之韵”,这三种形态是相辅相成、密不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梁简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

“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的个人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综合素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之所以把与音乐有关的韵,运用到评价一个人的风貌上来,最早必然是与音乐有关的。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对于古人来说,这种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清人袁枚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家的艺术修养、品质、性格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决定作品的神韵。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体现。

诗歌之韵既体现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体现为内在的审美特质。诗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丰富。在众多的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成的一个因素存在的。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的一个必

不管是李膺还是胡应麟,都看到了作品中“实”与“虚”的因素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对于诗歌来讲,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在更多的时候,韵是作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而出现在评论家笔下的。在宋人范温那里,韵与一些具体的美的形式和风格相区别,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美,如巧丽、雄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之类,它是对各种具体美的总的要求。

对于接受美学来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它产生以后,就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而是属于读者,因而面临着被无限阐释的丰富可能性。这种丰富的可能性,是由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跟读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等分不开的。如果我们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韵又是诗歌的美带给读者的那种绵延悠长的回味。

“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它指向文学产生的整个过程,关乎作家、作品和读者,含义丰富多彩而具有广阔内涵。在多元化的当代诗歌写作中,如

果我们能以与时俱进的眼光,赋予古老的“韵”新的时代精神,从中寻找和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的美学体系,将会对新诗的发展大有裨益。可分的。

B.“诗人之韵”主要是指诗人的综合修养与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而这种综合修养与风貌最早和音乐是有关联的。

C.“诗歌之韵”有内外之分,外在之韵表现为一种音乐形式,内在之韵表现为一种审美特质,这些是诗歌构成的重要因素。

D.“读者之韵”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的,作者完成作品之后,读者就能无限地去解读、阐释,从而丰富作品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3 分)

A.文章分别从“诗歌之韵”“诗人之韵”“读者之韵”三个方面来论述“韵”,对前两者的论述较为细致深入。

B.文章列举清代作家袁枚对神韵的认识,意在说明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亦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呈现。

C.文章列举李膺和胡应麟对诗歌的认识,意在说明对于诗歌,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是必要的,

以上是网上一对一家教老师整理的资料,下载完整版 Word格式的同学请关注【北京高中生学习】公众号ID:bjgzsxx

上一篇:

下一篇: